365体育滚球_365滚球官方网站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讲好浙科故事 凝聚奋斗力量(学子篇)】 嘿,要一起“读博”吗?这对“闺蜜”不简单...

    资讯来源 :       发布时间 : 2021-08-12 15:31

    “我们会为了一个语法问题讨论到半夜,会互相给对方讲一讲今天看了什么知识点,我们一起实现梦想、共同进步。”近日,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8级 2名研究生刘建彤、刘超这对好闺蜜,先后收到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一起圆了“博士梦”。



    刘建彤  心怀梦想定能坚持到底

    “受家庭的熏陶,我从小就对老师这个职业充满向往。小时候想着要当老师一定要有很强的专业水平,可以说我从小就有一个博士梦。”

    刘建彤本科读的是英语专业,考研时跨专业报考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一下,刘建彤赴罗马尼亚克鲁日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这段经历坚定了她读博的选择。“罗马尼亚学中文的孩子都特别努力,他们在课上有时候提的问题很专业,有些我都不能现场给出完美解释。深入研究语言学成为了我的奋斗方向。”

    在导师冯少中眼中,刘建彤踏实,备课认真,能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勤学好问,是一位有学术追求的好学生,她也获得克鲁日孔子学院“优秀汉语教师志愿者”称号。2020年9月回国后,她马上投入考博集中复习。


    刘建彤在克鲁日孔子学院做志愿者

    备战“考博”的时光,她至今记忆犹新。与“考研”不同,“考博”考察知识点的理解和融会贯通,特别考察学术思想。刘建彤十分注重专业课基础,在反复复习中找到自己的知识盲区并填上,“像陆俭明老师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我就看了有三遍,还看了两次他这门课程的视频”,这样的复习不仅让刘建彤巩固了专业知识点,也有了新的理解,“比如涉及的数量范畴对句法的制约作用、有界无界、篇章信息结构,对我就有启发。”她还顺藤摸瓜,通过本书的参考文献,去阅读了更多相关书籍。

    总结自己的备考经验,刘建彤表示,在备考前中期要专注初试所需的专业知识,而后期在继续打实基本功的前提下,需不断模拟笔试和面试,体验考试情境以增强应试能力。

    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学弟学妹,刘建彤说,“‘考博’是自我修炼的过程,如果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坚持到底”。


    刘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我还是更喜欢语言本体、想要继续深入研究理论”,谈及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刘超这样说。本科和硕士都就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阶段,她即将进入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

    刘超说,申请博士的过程贯穿了自己整个硕士阶段,“这三年,基本上都在为‘申博’准备吧。”她早早做了功课,大部分高校攻读博士都是博士申请考核制度,研一入学,刘超便着手初步准备相应材料。去年4月开始正式准备申请材料,今年4月1日,接到老师电话知道自己被录取。一路走来,刘超最大的体会就是在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申请材料,而这其中论文是最好的“硬通货”。

    研一寒假,老师布置论文作业,“‘science’最先音译成‘赛因斯’后才被翻译成‘科学’,而‘sandwich’‘sofa’一开始就被译为‘三明治’、‘沙发’,我觉得外来词引入后的发展模式中存在值得研究的地方。”于是有了刘超的第一篇论文《本土外来词“科学”的本土存在理据研究与思考》。从撰写论文所需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到论文投稿修改,这其中遇到的问题不少。“外审老师直接指出,论文中提到的‘科学’一词的来源不准确,并不是由近代日本引入,”本来信心满满的刘超,按照专家建议搜索ccl语料库后发现“科学”一词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只是意思有所不同。“当时心情很复杂,意识到了自己知识储备还不够,但也坚定了我要在专业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刘超与导师合影

    “勤于思,敏于学,三载屹屹,书卷生风处见初心本真;澄于心,悦于志,一往深深,铅华洗净方显读书精神。”这是导师陶绍清写给刘超的,在他眼里,刘超看起来文弱,但意志坚定,“一旦目标确定,就格外坚决执着”,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很强,几乎每次布置的学习行务,都按时高质量完成。印象最深的是毕业论文的准备,“答辩前的最后一稿已经是第20轮修改,刘超每一次提交给我修改稿,都将修改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和自己的想法单独整理给我,特别清晰,可见她思路清晰缜密,指导她的学位论文特别省心,也特别放心。”

    “希望能在新的起点,重新出发,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研究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刘超对未来满怀信心。


    努力的路上离不开益友的相持相伴

    刘建彤说:“考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去年9月她回国后,闺蜜俩就一起去图书馆学习。“备战中,也有压力很大时候,”但好在,她们并不是孤军奋战。两人会趁着每天晚上散步时,讨论当天的学习内容,“会互相提问一些知识点,分享自己学习的进度,”刘超说,“一个人看书容易单纯去记知识点,两个人一讨论就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看法。每次我们。讨论,都能收获很多。”两人抱团前进,谁也不落下。刘超说:“很庆幸两个人一起备考,每天早上7点左右起床,8点多开始学习,这样的氛围使得我们更加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之余,两人还买了板羽拍,锻炼身体,缓解学习的压力。她们都说感谢彼此相伴准备的这段时间,两人既互相追赶进度,又共享学习内容和方法,有压力相互倾诉,撑不住时互相劝慰一下。最终都如愿进入目标学校攻读博士。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