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滚球_365滚球官方网站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美术报:不止材美工巧 看传统竹编如何化茧成蝶 国家艺术基金《竹编工艺文创设计人才培养》项目顺利结业

    资讯来源 :       发布时间 : 2019-11-20 08:14

    近日,在365体育滚球_365滚球官方网站艺术设计学院,正在举办一场主题为“竹丝阡陌·源古流新”竹编文创展览,展出的都是国家艺术基金《竹编工艺文创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的学员结业作品。

    竹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而在学员们的精心雕琢下,这些原本普通的竹制品被重新赋予了新的生命,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精品。

    在展厅里,我们遇见了展览的策展人,同时也是国家艺术基金《竹编工艺文创设计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365体育滚球_365滚球官方网站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郑林欣教授。

    在郑老师的讲述下,我们聆听了作品背后那些动人的故事——一群热爱着竹编工艺的人,身上有着不曾改变的手工艺初心。

    寻觅竹编文化传承者

    “中国的竹编工艺历史悠久,竹编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江以南和四川等多竹地区,传统竹编工艺品包罗万象,但另一方面,竹编人才青黄不接,传统竹编制品的产品竞争力不足,如何将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一直是个需要长期探讨的研究课题。”郑林欣教授说。

    去年,由郑林欣教授联合乌镇竹编传承人、嘉兴市工艺美术大师钱利淮,组建了研究团队和师资团队,申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最终《竹编工艺文创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入选。

    对此,郑老师说:“我们有365体育滚球_365滚球官方网站作为项目主体,也有深厚的相关行业和学术资源,能够为中国传统竹编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

    学员招募书发出后,响应者很多,因为在竹编工艺领域,确实缺乏这类学习交流的机会。许多竹编手工艺人,大多是凭着自己满腔热情在独自闯关,可谓困难重重。

    比如学员杨杜鹃,她出生在贵州省三穗县界碑村。尽管三穗县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竹编艺术之乡”,在2014年,当地仍有大量竹编人员涌入打工潮,竹编工艺濒临失传。这时候,杨杜鹃从大城市辞职,返乡创业,接过了竹编工艺传承重任。五年来,她四处寻师访友,学习竹编工艺,同时致力于发展竹编经济、培训竹编工匠,帮助当地脱贫致富。

    当看到《竹编工艺文创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的招募书,杨杜鹃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目的就是希望借此机会向各地的老师学员学习更多的技艺,提升自己的水平,回乡后能够更好地发展竹编事业。

    对很多竹编技艺人来说,能够遇到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培训项目,引导学员建立对于竹编工艺的感情,加深对竹编文化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现代设计思想与传统竹编工艺碰撞,进而达到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在文化高度上的结合,从整体上提升现代文创产品的质量。”郑老师说。

    最终,项目确定了20名正式学员,均为对竹编工艺有浓厚兴趣,并在文创设计领域有研究、有实践的设计师以及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师等,他们主要来自于华东和西南地区盛产竹材的省份,硕士以上学历的学员接近一半,设计师和竹编工艺师出身的学员各占比50%。

    一次宝贵的技艺升华之旅

    今年7月,正式开课。

    授课培训主要分成三个阶段:7.9-8.11为集中授课阶段;8.12-10.7为网上授课、交流、采风和创作阶段;10.8-10.18为集中授课与布展交流阶段;共为期101天,分杭州、乌镇两地集中授课。

    20位学员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几乎没有人缺课,多大的困难都会想办法克服。因为,对他们而言,如此高规格高水平的课,是以前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提升机会。

    郑林欣教授说:“我们聘请的授课教师均是在专业理论、竹编工艺和文创设计这三个方向的顶尖专家、教授,一共18位。除了365体育滚球_365滚球官方网站教师3位,还有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等设计领域内的教授专家8位;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福礼、国内知名竹编工艺大师4位;文创企业创始人2位。专家有来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365滚球官方网站评议组的专家、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指委的专家,也有来自工艺美术界的国大师、省大师,以及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

    “这是我第一次受到这么系统的、完整的、高质量的的培训。以往只要会编织竹制品就可以了,自认为水平还可以,参加学习后,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肤浅的,特别是大师们传授后,让我的思路进一步开阔了,对竹编工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邹红是此次培训项目的优秀学员,她是安徽省六安市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从事竹编工艺的研究、创新和生产近30年。

    在一次次和同行交流、听老师讲授的过程中,邹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把中华民族传统的竹编工艺传承好守护好。

    在30多天的集中授课阶段,每位教师的授课和辅导时间都远远多于要求的任课时间,在竹编工艺技法的教授课程中,授课教师与学员甚至经常工作到深夜。

    郑林欣教授说:“项目合作单位乌镇竹芸工房有多年竹编工艺培训经验,研发了一整套竹编工艺教学和推广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做到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十分有效。”

    短短百天收获硕果累累

    授课结束后,学员们都交出了自己的结业作品。

    对比之前的作品,可以明显看出,不少竹编工艺师提高了审美修养,掌握了一些现代设计的构图原理,在传统竹编工艺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富现代时尚感的竹编作品。

    “目前已有四位学员竹编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学员邹红的竹编手包获2019中国‘汉博杯’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银奖;学员潘焕干的双环花樽获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旅游工艺品‘八桂天工奖’铜奖;学员傅闪闪的提篮紫竹茶盒获长三角地区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博览会暨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创意设计铜奖等一系列荣誉;学员何继伟的永州茶棚入选全国美展。”郑林欣教授在介绍中提到。

    获奖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成果还在于传统竹编工艺的传承和守护上。

    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大多承担了普及和推广竹编工艺的社会责任,其中5位更是分别来自贵州、广西、安徽和浙江的竹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他们在集中培训结束后各自都在家乡开展了免费的竹编推广和培训工作,将所学知识及时扩散,培养更多的竹编人才。

    更重要的是,学员们通过竹编工艺帮助乡村扶贫,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有益探索。

    “在贵州、广西和安徽等地,竹编工艺不仅仅是一门传统手工艺,同时也是一门谋生的技艺,不少传承人学员在普及推广竹编工艺的同时开展扶贫工作。”郑林欣教授说。比如:贵州学员田雅嘉,培训结束后开办的竹编提升班,利用非遗传承竹艺振兴乡村,通过教授基础的竹编作品,帮助老乡实现脱贫致富;广西学员潘焕干在集中培训结束后返乡为自治区的残疾人培训竹编,一方面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另一方面也为全国残疾人竹编比赛做准备。

    培训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百天,但成果丰硕,意义深远,已经远远跳出了传统竹编工艺范畴,为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如何传承、如何结合时代特色,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光明道路。


    原文链接:http://msb.zjol.com.cn/html/2019-11/16/content_3816855.htm?div=-1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